青光眼被认为是多元化的复杂的疾病,受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,具有遗传倾向性。具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建议每年做一次眼科检查,以便尽早排查青光眼。
常见的青光眼误区
1、青光眼是老年病
年轻人眼内炎症也可能引起眼压飙升,不及时用药同样会损伤视神经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远视眼也都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。
2、视力1.0,不会得青光眼
青光眼对眼睛的危害主要作用于视神经。往往从视野周边开始,不断吞噬双眼的视野,随着病情发展、恶化,眼睛能看到的范围会不断缩小。视野仅剩下水管大小的范围时,或许仍有1.0以上的视力。
3、眼睛没感觉到疼,就没有青光眼
有些种类青光眼又被称为“视力小偷”,从来没有任何眼部不适症状,可能只是在傍晚时分出现短暂的虹视、眼前发黑以及眼胀、眼痛等,症状持续时间短,经过充分休息后就会消失,因此很难意识到这些症状与青光眼有关。早发现早治疗,减少青光眼的危害。
4、青光眼不可逆,治疗也没用
早期发现,及时进行合理的治疗,将眼压控制在理想范围,绝大多数病人都可以在有生之年保持良好的视功能。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药物、激光或手术,目的是控制病情,降低眼压,防止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。
5、青光眼用药就行,眼压正常范围就行,不用一直复查
青光眼管理更符合慢病管理,就像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需要根据病情换药一样,在多年的疾病发展过程中,眼部情况可能发生改变。定期复查眼部情况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视神经损害进一步加重,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或以激光或手术作为进一步治疗手段。
6、家里人眼睛都很好,我不可能有青光眼
青光眼高发人群不单发生在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。高眼压症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低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,因其他疾病,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、高度近视和远视患者、有不良用眼习惯的人群,都有可能罹患青光眼。
医生团队